找到相关内容1926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一念空明澄彻——《坛经》的“一念之谛”的解读

    首先,在区分心性的基础上,六祖强调收心归性。其次,六祖将清静的本性界定为佛性,由此见性就可成佛。最后,通过“无念”法门,本真的性蜕化为当下一念的清静,于当下一念的清静明觉中,即可获得解脱。  关键词:...之本真存在、本然境地;所以性恒长寂静、晶彻透亮,处于自在自如、本然而然状态;性为未发,发而为心,心是性之发用流行,摄心才能见性。心未能自制于己,而背离己之本然状态,迷失自己本来面目,放逸无羁,受诱于外...

    马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13163183.html
  • 圣严法师——追寻六祖足迹 解读《坛经》思想

    的问题。   其实《六祖坛经》是以般若为方法,以如来藏为目标,用般若的空观来破除烦恼的执著,以期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所谓“明心”就是无烦恼的清净心,“见性”就是见到与佛无二无别的佛性。佛性是如来藏的另一个名字,清净心是般若智慧的别名,它是用般若智慧以达见性成佛的目的。此二者虽有不同的名字,也有不同的立场,然而是一体的两面。若得其一,必得其二,不见其一,不得其二;明心一定能见性见性一定是心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433983411.html
  • 行恶与修善

    法讲,做好事名曰善,做坏事名曰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三世因果,历然俱在,在事相说,一点不虚。但在本性上讲,善恶之名都不立,若能不思善不思恶,即名见性(见到自己本来面目)。所谓“罪恶本空由心造,心若亡...

    星云大师

    |禅|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8/233135321.html
  • 月溪禅师答:净土世界但指西方有,东方及他方有没有?

      问:净土世界但指西方有,东方及他方有没有?又问:他方有净土,我们的世界有没有净土?又问:西方见性,生不生净土?西方净土与在西方见性生的净土,有何差别?修净土,仗弥陀的力量,开示指导,见无量寿经中,有参禅者,有听讲者;参禅听讲还是自修,弥陀佛无非是指导开示;如无量寿经中说:还有一日夜者,或七日七夜者,一劫七劫十二劫者,方能见佛闻法,人间一百年为西方一昼一夜。   又问:如我见解,在娑婆世界...

    月溪禅师

    月溪禅师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282110980.html
  • 月溪禅师答:悟后的人,在其本人是何等境界?如何处世?

      北京拈花寺全朗   问:悟后的人,在其本人是何等境界?如何处世?   月溪禅师答:见性的人,自性之中,本无生死可了,无佛法可修,修与不修是两头话,但随缘度日,有缘说法度众生,无缘随便,如古人,船子和尚撑船过生活,疏山和尚卖布过生活,有闹市街前过生活,有处清净境界,有处烦恼境界,有清闲自在,有终日奔忙,有天子三诏不赴,有终日乞食,有坐脱立亡,有头朝下脚朝上而死者,有坐监牢而死者,有被斩头而...

    月溪禅师

    月溪禅师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520711002.html
  • 月溪禅师答:禅既不参,佛又不念,必定堕落,那有天生的释迦、自然的弥勒。照我解释,是否?

    妄念断尽,是无始无明,皆错用功,故十人九错路;虽然错,修的功德仍在,如人走路,一百里走了五十里,虽然未到,但已走之程不为白费,来生菩提种子还在,不患堕落。   三、我们不求在此世界参禅见性,求生存净土...

    月溪禅师

    月溪禅师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5472411038.html
  • 禅宗画

    绘画风格标志着水墨画的成熟。这种风格的形成直接来源于禅宗思想的影响。“要在顿悟见性,一念悟时,从生是佛,从自心对于客观物象的直接体验,并不受任何拘束的、不经主观刻意的入画。禅画试图把人的日常生活经验...

    王新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2147026.html
  • 试论《坛经》的伟大优点与学习

    修学,反复多次未入堂奥,便自发誓:“此生若不掌握见性顿悟禅法奥秘,宁舍生命。”是后,百倍其功,精究笃行,终至豁然,在学修上竟能取之左右逢其源,继后思古人有:“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所得斯下”的名...某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又引《维摩诘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六祖又常教示学人“言下自见” 。如是诸言,都是六祖说明见性开悟常在读佛经时或听大善知识讲授诸佛心要时一闻言下豁然...

    唐仲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5547109.html
  • 略论《坛经》的明心见性

    源流。是佛弟子明心见性的法宝。是研究文学、哲学的一个宝库。   二、明心与见性   《坛以》在般若品中云: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2)”。  ...从“心”着手。如“四念处”、“四无量心”、“数息观”等都是使我们飘浮不定,散乱的心让其清净下来,而达到见性的目的。六祖大师也不例外,他在般若品中说:   “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

    照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4149702.html
  • 大龙倏起开宗风

    在境哉?因此,慧能大师极力鼓吹见性经验。  禅思想能在中国展开,实以慧能大师的见性经验为开始,神会则为顿悟继述者。《传灯录》卷廿八云:  见性者,即非凡失,顿悟上乘,超凡趟圣,迷人大用无方,迷人求得求证,悟人无得无求,迷人期速劫,悟人顿见。  悟是慧能大师所说的见性,而见性须要顿见。如说“顿见真如本性、今自本性顿悟”,这是《坛经》的中心思想,也是单刀直入的教风。  自性三身佛  六祖强调自度、自性...

    简雪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33264173.html